政治上有政治光谱这一形象的工具, 用于描述不同政治派系在政治,经济,文化,社会各方面问题的政治主张。以经济为例,有的主张经济自由主义(强调市场无形大手、减少政府干预),有的主张计划经济(强调政府主导),这是两个极端。把这两个极端放到一个光谱的左右两端,比如自由主义放右边,计划经济放左边,如果一个派系的主张是自由主义,那么就称为右派。

当然了,一个主张不可能总是那么极端, 可以既有市场大手调节,也有政府宏观调控嘛,那此时主张就不是在光谱的两端了,而是在光谱的中间位置,如果市场大手的成分更多,那就是稍微偏右。

借用这个工具,来描述一下学习方法光谱。
学习方法,也有很多对立面,比如深度与广度的对立,自学与求师的对立,实践与理论的对立。
单单谈论哪个极端更好,是没有意义的,因为单把一个方面拎出来谈,讲好处有一大堆,讲坏处也一大堆,怎么讲都有道理。网络上也不乏这方面的论述,比如关于广度与深度的描述,有这篇文章:我是一只狐狸
所以,最重要的不是掌握了某种学习方法,而是需要时刻意识到,当前的学习方法,究竟偏左还是偏右,偏了多少,并且能够随时调整。

以我为例, 大学三年,学习倾向完全落在自学这一端,当时给自己列了几点理由:

  1. 学习是终生的事业,不可能一生都有老师带,所以需要学习自学,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。
  2. 目前网络不乏学习资料,只要自己肯花时间,一定能学会。
    三年自学,实实在在锻炼了我的学习能力,信息检索能力,但是如果经常向更厉害的人讨教呢,那或许可以省下不少走弯路的时间。比如我自己也有被人请教的经历,与请教者相比,我确实有更多的信息和经验,对于请教者而言自然有帮助。总而言之,当时的我,虽然知道请教的重要,也偶尔会向别人请教经验,但是总体上学习谱线是偏自学的。后面的日子,调整力度要大一些了。
    说了这么多,光谱这一描述,只是用来形象描述的,本质上其实还是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: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、相互转化,最终达到动态统一。